印度
印度分属于《文明6》的文明。
本页贡献者
基本信息
印度 | |
---|---|
特色能力 | 达摩
从城市中的每个宗教(其须拥有至少1个信徒)获得信徒信仰加成。城市从每个宗教(须有至少1个信徒)获得1点 宜居度。传教士的传播次数+2。来自 贸易路线的宗教压力+100%。 |
特殊单位 | |
特殊基础建筑 | |
领袖 | , |
位置 | 亚洲 |
面积 | 估计约330万平方公里 |
人口 | 估计12亿(日益增多) |
首都 | 众多(加尔各答、德里、现在是新德里) |
版本 | 无印 |
在英国东印度公司出现之前,印度还是一个由互相竞争的城邦和小王国组成的多元政体,这些城邦和王国由各种各样的人进行统治,如行政长官、总督、苏丹、王侯、国王、可汗、富豪、首相、王子和其他各种无用的攀附权贵之人;有许多袖珍国家;例如,后来的旁遮普是由34个土邦组成。好几个帝国都曾试图把这块次大陆统一为一个国家——孔雀王朝、朱罗王朝、波罗王朝、笈多王朝、莫卧儿帝国、马拉地帝国,等等——但都失败了。看来使印度成为整体的关键是利益而不是权力。
1498年,瓦斯科·达伽马的船队设法找到了通过绕行非洲而抵达印度的路线,尽管印度的一些王国和帝国自罗马帝国时期就已经与西方国家开展贸易。葡萄牙人沿着次大陆海岸建立起贸易站;此后,荷兰人、英国人和法国人也纷至沓来——所有人都打着特许贸易公司的幌子。“光荣的东印度公司”是一家股份制公司,于1600年12月获得伊丽莎白一世颁发的特许证来以此来与远东地区从事基本商品交易;在鼎盛时期,东印度公司的贸易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一半。后来,它是唯一一个在印度拥有子公司的欧洲公司。
除了需要与太子党打交道的复杂地方政治,该公司还不得不应付信奉宗教的当地人。印度是宗教之国…事实上,这里信仰丛生。南亚次大陆是四大宗教的创始之地——印度教、佛教、锡克教和耆那教——这些宗教还细分为许多教派和分支。另外,由商人或征服者带来的其他宗教也在这里占有一席之地,如伊斯兰教、拜火教甚至犹太教。英国人需要小心谨慎地处理所有“教派”。有些努力没有白费,如摧毁了谋财害命的时母邪教;有些努力则以失败告终,如试图遏止“殉夫”仪式。
信仰危机导致英国政府结束了东印度公司自治的假象。1857年,这家公司是南亚次大陆的主导力量,它有自己的行政机构、军队和社会基础设施,尽管可能既腐败又低效。虽然士兵叛变有诸多原因——如同往常一样——但事件的导火索是向印度士兵发放本国军队使用的涂有油脂的步枪新子弹。不管是否是无稽之谈,这些土兵都认为这些要用牙咬开才能使用的子弹涂有牛油(冒犯印度教徒)和猪油(诅咒穆斯林)。由于英国人固执己见,坚持命令军队使用这些子弹,于是土兵迅速起义。
在诸多流血事件之后,英国军队不得不被召集过来平息“印度民族起义”(虽然不那么隆重);有关本土暴行的报道引发了英国民众的愤怒,这使得国王于次年下令解散该公司并接收其所有财产。英国极其高效地在接下来几年内重建了印度军队、金融系统和殖民制度。印度成为大英帝国的一部分,而维多利亚女王骄人的头衔上又加了“印度女皇”这一条。在接下来的90年里,英属印度是“日不落帝国”的核心。
英国忙于完成统一、解决边境冲突(为文学和电影中精彩的故事与冒险提供了素材)以及尽可能多地聚敛财富,他们的统治对印度人而言并非毫无价值。英国人建造了大多印度人可以使用的学校、医院、图书馆、音乐台以及其他文明社会的特色物品。他们毁灭了血腥的宗教教派,并试图废除存在已久的种姓制度。他们为法律、货币制度、刑事监禁、死刑的执行方式以及邮费制定了统一的标准。英国带来了维多利亚时代的先进技术(比当地人的要先进),建设了电报线路网络、报纸、灌溉系统以及横穿整个地区的公路和铁路。他们培养了印度人的身份认同感;尽管其他一无是处,但英国人为所有本不相干的原住民带来了人人讨厌的共同敌人。
在英属印度的统治下,从1880年到1920年,印度的经济和人口每年增长1%。但英国对当地人社会和道德礼节的反复干涉引起了大家不满。例如,在19世纪的最后10年,各种改革者(英国和印度)开始干涉寡妇再嫁问题。其他人公然反对受崇敬的种姓制度,并试图让“贱民”融入社会。为了安抚宗教纠纷(以及提高行政效率),1905年,寇松勋爵将孟加拉分为两部分,东部为穆斯林,西部为印度教徒;这项制度一直持续到1906年他被召回英国。1909年的莫莱明托改革让印度人能在殖民地政府和各邦政府发挥有限作用,这带动了全印穆斯林联盟和印度国大党的成长。凭借所有这些改革,英国人为印度的民族独立运动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尤其是在较新的印度中产阶级之中。噢,糟糕。
反复发生的严重饥荒进一步推动了自治的步伐,据说发生饥荒是因为殖民地管理不善以及食物被运回英国以谋取利润。1876年至1878年发生的大饥荒仅在英国控制的领地上就夺走了550万人的生命,在未被包括在内的印度土邦,还有数百万的民众因此丧生。20年后的饥荒又使500万人死亡,两年后,1899年的饥荒再次夺走了100万人的生命。这还不包括因定期爆发的几轮流行病而大量死亡的人口。尽管次大陆在英属印度统治前后一直有大量的自然灾害,英国仍因“毫无价值的”死亡数而备受指责。一战期间,印度兵团的伤亡人数达到了64500人。
一战是独立自治潮流的分水岭。起初,印度民族主义者以及大多数国人对此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备受尊敬的圣雄甘地同意积极招募他的年轻国民参战…与他在布尔战争和祖鲁战争期间所做的招募工作相反,这次是招募打仗的战士而不是医疗队。(一些辩护者认为他这样做是为了让印度拥有训练有素、经验丰富的军队,从而为之后的独立做准备。)各种本土政党以及整个民族主义运动都激起了爱国热情,一些麻烦地区除外,比如孟加拉,那里的动荡局面足以让当地政府部门瘫痪。但高伤亡率、高税收导致的恶性通货膨胀,以及贸易被中断这一系列事情让常常争吵的民族主义组织联合在了一起,这些组织认为印度人民的牺牲需要拿东西来补偿…比如自治。1916年,印度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签署《勒克瑙协定》,双方同意共同努力向英国人施压从而将其赶走。
血腥的1919阿姆利则大屠杀之后,甘地于1921年成为印度国民大会党的领导人,这引起了一些争议。由于戈帕尔·古哈勒和其他温和派的影响,他当选为主席并迅速实施非暴力不合作的反抗政策。这导致该运动的其他领导人辞去国大党职务,他们中有激进的中坚分子,如吉大·达斯、安妮·贝桑特和莫逖拉尔·尼赫鲁。国大党遭到分裂。
在接下来的20年里,甘地作为反抗英国统治的“代表”组织集会、抵制英国进口商品、抗议和游行,其中包括1930年著名的“食盐进军”运动,在这场运动中,他和数千名追随者前往海边制盐以此来抗议英国的食盐税。他曾多次入狱,其中包括1942年因“退出印度运动”而入狱2年,在此期间,他的妻子去世了,而他也染上了疟疾。英国当局担心他会死在监狱里而成为这项运动的烈士,所以很快释放了他(在获得独立的几个月后,他被一位印度民族主义者暗杀,他最终还是成为了一名烈士)。
因两场世界大战而遭受重创,加之没有找到任何应对甘地刺激性策略的方法,194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印度独立法案》。该法案为所有英国行政和军事势力撤出印度设定了日期,此外,该法案还将英属印度沿着备受争议的雷德克里夫线分割成了两个国家:信仰印度教的印度和信仰伊斯兰教的巴基斯坦。巴基斯坦在8月14日晚上11点57分宣布成为独立和自由的国家;午夜刚过,在凌晨12点02分,印度也宣布成为独立和自由的国家。剩下的560个土邦有权加入任何一方或自己独立,这样做的意图值得称赞,不过一旦印度和巴基斯坦爆发军事冲突,就好景不长了。
在这片信仰丛生的土地上,这两个历经分裂和创建并带有完全不同信仰的国家引发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迁移之一,大约1500万信徒纷纷跨越雷德克里夫线以选择自己的归属地。难民们放弃了一切,但却展示出极强的判断力,因为这场迁移同样见证了不可思议的大规模暴力行为,这是由于这两个新国家根本无法阻止流血冲突,而这些冲突掩盖了带来自由的成功反抗背后的非暴力本质。据估计,一百多万印度人、穆斯林和锡克教徒因此丧生,从而为巴基斯坦和印度之间的互不信任埋下了种子。
1950年1月,印度宣布自己为社会主义民主共和国。撇开偶与巴基斯坦爆发战争以及与中国的边界争端不谈,从那时起,印度就成为了不断进取、爱好和平的兄弟国中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