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

更新时间 2021-01-19 17:11

意识形态分属于《文明6》的市政

推荐

本页贡献者

猪大侠
增734 改0 删0
Sir.五月
增0 改0 删0

基本信息

意识形态
图像
时代 现代
基准花费 1500
所需的市政
额外效果 可额外招募一名间谍。

它表明没有一种系统,即使最不人道的,可以离开意识形态而继续存在。
——乔·斯洛沃

慢慢地,思想导致意识形态,从而导致决策,最后导致行动。
——南丹·尼勒卡尼

  1. 说明
  2. 历史背景

说明

可额外招募一名间谍。

历史背景

现代文明的进程和几乎任何事情都是由现代的各种“主义”所决定: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法西斯主义、保守主义、自由主义、多元主义、种族主义、女权主义、恐怖主义、科学主义以及无数其他规定社会该“如何运作”的意识形态。

在法国大革命期间,哲学家德斯蒂·德·特拉西首创了意识形态一词,并赋予其“观念科学”的意义。对此,他接受了弗朗西斯·培根的观点,即科学的宿命是改善人类的生活;意识形态是带有使命的科学,旨在服务人类 – 甚至将人类从他们自身拯救出来 – 摆脱他们心中的偏见并且为理性至上而做准备。但当拿破仑将“意识形态”与革命思想中他认为更可恨的元素联系在一起,他便把非难和狂热置于意识形态之中,而非理性主义(更多的“主义”)。卡尔·马克思以及有影响力的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和卡尔·曼海姆都使用意识形态这一术语来表示带有贬义的信念系统产生的虚假意识。从这个角度看,政治意识形态不是一种以其真实性、连贯性或者明晰性来判断的思想结构,而是某种群体特殊利益的表达。

直到大众媒体出现,意识形态在很大程度上仍是理论层面的问题,仅仅是晦涩难懂的学术辩论主题。通过印刷、广播、新闻影片以及后来的电视,其宣传“事业”的能力使所有的“主义”更加直观,同一类的斗士都在一个或另一个主义里获得自己的身份认同。20世纪文明社会所有的战争、运动和种族灭绝都可以归因于能引起纷争的意识形态。正如乔伊斯琳·埃尔德斯所说的那样,“我们所有人都必须紧握住自己的各种主义。”否则,未来将暗无天日。